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漳州政府网政务访谈。我是主持人周洋。今天我们请到访谈室的嘉宾是漳州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金生,陈金生副局长将围绕“公益性生命公园建设及漳州市2023年殡葬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开展情况”这一话题与大家进行交流。您好,陈副局长!
漳州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陈金生: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高兴能通过漳州政府网和大家交流我局在公益性生命公园建设及今年全市推进殡葬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的情况。在此,感谢漳州政府网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交流对话的平台,让大家对殡葬工作有一个更直观、更清晰的了解。
主持人:
陈副局长刚刚提到“公益性生命公园”,这也是我们在这两年频繁听到的一个新词,大家相对陌生,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什么是“公益性生命公园”?
漳州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陈金生:
好的。公益性生命公园是王进足书记在我市创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利民惠民举措,即把生命公园理念融入公益性公墓建设中,根据实际地形地貌进行合理规划,在保持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不搞大拆大建,做到“林中有陵”“看山还是山,看树还是树”,石头还是那个石头,践行“绿色殡葬”,促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回归和谐。
2022年3月,市政府出台《漳州市公益性生命公园建设实施意见》,按照“第一年试点先行、第二年全面推开、第三年完善提升”的工作思路,确定了公益性生命公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主持人:
那您能否为大家详细说明一下,为什么要建设公益性生命公园呢?
漳州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陈金生:
首先从弘扬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说,我们讲“逝者为大、入土为安”,这一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道德观念和精神追求,表达了人们对往生者的尊重和敬畏。特别在我们闽南地区,向来将丧事当成大事来对待。“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建设公益性生命公园,可以说既尊重了中华民族“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也传承“慎终追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其次,从乡愁的角度来说,我认为有两个层面。第一个是对新漳州人而言,比如漳浦县大南坂镇的新民村,是五十年前支持南安山美水库建设迁移到大南坂建村的,对他们而言,能够在村里建设生命公园,未来长眠在这片新土地上,那就是真正的“落地生根”,让他们切实拥有了对这片土地的归属感。另一个就是对于背井离乡的游子来说,家乡是永远的依靠,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心心念念的,还是那一片故乡的蓝天白云。听说生命公园投建,许多海外乡亲关心建设进展,他们就像一片片“叶子”,渴望通过生命公园“叶落归根”。
第三,是社会发展形势的实际需要,每年清明节,我市各地殡仪馆总是人山人海,交通、山林防火安全隐患较大。建设村级公益性生命公园,方便村民就近祭拜先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清明期间的山林防火安全和交通压力,让群众祭扫更方便,祭拜时间更充裕。
主持人:
听完陈副局长的介绍,我们对公益性生命公园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您能再详细介绍下公益性生命公园是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吗?
漳州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陈金生:
好的,建设生命公园,让生命回归自然,让生命葬于绿色,是对生命必要的尊重。
往生者在生命公园按照墓穴号安葬,以卧碑式的生命里程碑代替传统的墓碑石林,生命里程碑与墓穴大小一致,回归到“人人平等”的价值观。此外,可以较好地弥补老百姓承受不起公墓高价而导致骨灰无法安放的遗憾。
同时,创新打造生命文化教育平台。我们提倡因地制宜,在园区相应融入孝亲文化、乡贤文化、生命文化元素,让大家在祭拜先人的同时,也更能感受到先人拼搏奋斗的精神激励,领悟生命的价值。在公园内,不论生前是达官显贵还是普通百姓,不论富有还是贫穷,去世后魂归故里,都是故乡人。对于后代子孙寻根追思、传承家风,意义深远。
网友:
听完陈副局长的介绍,公益性生命公园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有位网友提问,建设“公益性生命公园”有资金补助吗?
漳州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陈金生:
有的,在刚刚提到的《漳州市公益性生命公园建设实施意见》中明确写到,“市级设立公益性安葬设施建设专项奖补资金,2023-2025年市财政每年预算1000万元,对各地公益性安葬设施建设工作成效实施奖补”,鼓励推进项目建设。
主持人:
目前,公益性生命公园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效?
漳州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陈金生:
首先,这项民生工程赢得了百姓普遍称赞。2022年我市试点22个公益性生命公园,均已投入使用。2023年,计划再开工建设200个。村级公益性生命公园在本村选址建设,充分考虑当地风俗民情,尊重群众意愿。对于能够让先人在本村生命公园安葬,群众非常欢迎和认可。建成后,村里老人都点赞说好。福建日报、中国社会报、新华社等媒体对我市创新推进公益性生命公园建设、倡导“绿色、生态、公益、节地”新殡葬理念进行了系列宣传报道,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第二,践行了生态文明新风。从资源节约的角度看,生命里程碑占地面积小,绿化率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尘归尘,土归土,让生命融于自然、回归自然。
第三,实现了公益普惠便民。村级公益性生命公园建设资金采用“政府补一点,村民筹一点,外出乡贤捐一点”的办法,由村委会结合建设成本和运营管理成本,组织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定价,价格一般不高,按目前已建成的几个试点来看,价位一般是单穴3000-5000元、双穴4000-8000元之间,管理费每年50-100元不等,有些村还规定本村五保户、百岁老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乡贤的骨灰可免费入葬。
主持人:
感谢陈副局长为我们讲解公益性生命公园建设的相关情况。建设公益性生命公园是实现节地、生态、绿色、文明殡葬的要求,是利民、惠民、便民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我市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的民生工程。下面,也请您再简单介绍下我市2023年殡葬服务质量提升年有哪些内容?
漳州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陈金生:
“殡葬服务质量提升年”是针对我省各地发生的一些现象开展的专项行动,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补齐殡葬基础设施短板,满足群众多元化殡葬需求,办好身后事;二是提升殡葬服务保障能力,增强基层服务便利普惠性,提高百姓满意度;三是加强殡葬领域专项治理,进一步规范殡葬市场,革除陈规陋习。
主持人:
在补齐殡葬基础设施短板、提升服务保障能力方面,我们民政部门采取了那些措施呢?
漳州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陈金生:
主要有两方面措施:一是完善殡葬设施建设,提升服务保障能力。这几年市委市政府加大民生项目投入,市级殡仪馆改扩建项目总投资4.97亿元,用地约486亩。该项目今年12月可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是全省配套设施最完善的市级殡仪服务中心之一。同时,大力推进县级公益性公墓和殡仪服务中心建设,不断更新升级殡仪服务设施设备,完善应急保障措施,做到群众所需,我们服务上;社会所急,我们马上办。
二是打造高效服务队伍。2022年底疫情政策调整后,殡葬工作量倍增,全市殡葬从业人员克服人员少、任务重、压力大等困难,坚守一线、高强度连续运转,确保整个社会安定和谐。同时以战代训,锤炼出一支稳定、服务能力强的殡仪服务队伍,确保我市殡仪服务文明规范。市殡仪服务中心获得市级“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主持人:
陈副局长,请您再介绍一下在加强殡葬领域专项治理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漳州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陈金生:
主要是加大对违规殡葬行为的整治和深化移风易俗。这几年我市开展豪华墓、活人墓整治工作“回头看”和市高速公路、国省道沿线环境质量整治及“青山挂白”清理等专项行动,杜绝乱埋乱葬现象,保护生态环境。在全省我们是管得比较有序、比较好的地市。同时规范殡葬市场从业行为,制定行业自律制度,倡导良性竞争,降低群众殡葬费用,大力提倡“绿色节地”等殡葬理念,引导群众厚养薄葬、丧事简办,树立文明新风。

主持人 :
好的,听完今天的介绍,我想大家对公益性生命公园建设及我市2023年“殡葬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有了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的访谈到此结束,感谢陈金生副局长百忙之中做客我们的政务访谈,也非常感谢各位网友的积极参与,我们下期再会!

漳州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陈金生:
感谢主持人!感谢各位网友!再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