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民政局、开发区(投资区)民政局: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做好2025年元旦春节期间困难群众兜底保障的有关要求,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作用,切实做好当前社会救助领域安全稳定工作,切实保障好元旦春节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现结合我市实际,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低收入人口认定和动态监测
各地要加强对基本生活困难群体的重点关注,将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成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防止返贫监测对象、近一年内因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未获批准的申请对象,退出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不满两年的对象以及其他困难人员等低收入人口全部纳入动态监测范围。加强与乡村振兴、医保、人社、残联、信访等部门的数据交叉比对和信息共享,分析并筛查出基本生活有潜在风险的对象,积极发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作用,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相应的救助帮扶范围。
二、严格落实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策
各地要规范落实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兜底保障政策,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要进一步健全“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完善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等制度,明确转办、转介服务流程和时限,大力推行社会救助经办人员依法依规办理和困难群众诚信申报“双承诺”制,坚决防止和杜绝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等行为,切实提升社会救助经办服务效能。全面落实低保边缘家庭重残、重病人员等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范围,强化特殊困难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应急、过渡、补充等制度功能,加强对符合条件的突发遇困人员、春节返乡滞留人员、短期无法就业人员、基本生活暂时面临困难的无业刑满释放人员、近期退出救助家庭、刚性支出较大家庭等重点群体的救助帮扶。取消户籍限制,全面落实“急难发生地救助”“先行救助”等政策要求,发挥社会救助“一事一议”工作机制作用,妥善解决疑难个案问题,坚决防止和避免因基本生活困难导致冲击社会道德和心理底线事件发生。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元旦春节期间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的困难群众,加快审核确认和资金发放进度,必要时可先行通过临时救助帮助缓解生活困难。
三、畅通社会救助热线和信访渠道
要及时公布、积极宣传社会救助服务热线,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的通道。积极响应民政部社会救助司“救在你身边永不中断的热线”倡议活动,强化热线值守,元旦春节期间,通过与值班电话并线值守等方式,保持社会救助热线不中断,加强值守人员培训,规范政策咨询、救助申请、投诉举报等办理,提升热线服务质量。
四、切实做好困难群众关心关爱走访慰问工作
精心组织开展元旦春节期间的走访慰问,广泛开展关爱巡访,重点关注低收入人口中的“三失一偏”、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残疾人、未成年人等群体,加强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帮扶,深入了解住房安全、日常生活、防寒过冬等情况,帮助反映有关问题,推动落实相关政策,提醒做好居家安全自我防范。要做好“两节”补助金发放工作,确保在春节前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元旦春节前夕提前发放救助金或增发一次性生活补贴。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引导慈善组织、爱心人士积极有序开展元旦春节对困难群众探访、慰问等活动,更好满足困难群众多层次、差异化救助需求。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讲好社会救助故事,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漳州市民政局
2024年12月31日